有人觉得如今养育孩子的成本实在太高,从孩子的衣食住行到教育培养,每一项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普通家庭难以承受二胎带来的经济压力。
有网友无奈地表示:“现在养一个孩子,光上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更别说还要考虑以后的升学、买房等问题了,生二胎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还有人认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父母工作繁忙,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两个孩子。
“每天下班回到家已经精疲力尽,一个孩子都顾不过来,怎么可能再分出精力去好好陪伴和教育第二个孩子呢?”一位职场妈妈在评论中吐露心声。
这些不同的声音,温婉自然有关注到,可她知道,全面二胎政策会在今年的12月27日通过人口与计划生育修正法案,并在明年,也即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
“阿瑜,估计这两天还会根据二胎政策进行研讨,刚刚跟你谈了这一会儿,我突然有些想法。”温婉将脚盘坐到床上。
程瑾瑜也把文件放好,“愿闻其详。”
“今天的头条你看了吧,愿意生二胎和不愿意生二胎的基数都不少。他们的理由跟我们讨论的差不多。可不愿意生二胎的理由却非常多。刚刚我突然明白了,人们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这归根结底是教育问题,也是生存问题。”
温婉的想法是突然被触发出来的,程氏要教育好族内的子弟,也得好好规划与绸缪。
大家族尚且如此,那么小家庭呢?
大家族有经济实际,有较好的教育资源,要培养优秀的族内子弟很容易。
可小家庭却要顶着上有老下有小的生存压力,再来培养一个孩子,就得耗尽很多心血和精力。
但可能倾尽举家之力,也不见得可以培养出能与大家族子弟比肩的孩子,就算有,也是凤毛麟角。
所以在极少的几率下,更多的人选择保命,也就是保安存活。
生下孩子,不仅增加了自己的生存压力,同样的,孩子的教育依旧在那些线点,不甘心想要改变却得倾尽全力,也让人望而却步,不敢多生。
“在我看来,教育是教育是解决生育问题背后诸多困境的关键一环,也是推动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石。它不仅关乎着每个孩子的未来,更紧密联系着家庭的幸福与国家的兴衰。”
温婉分享着自己的想法,“阿瑜,对于那些因教育成本而对生育望而却步的家庭来说,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合理利用至关重要。优质的教育不应成为少数人的特权,而应像阳光一样普照每一个孩子。
这方面,政府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应加大对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尤其是在一些教育资源薄弱的地区,新建学校、改善教学条件,让孩子们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
温婉迅速地做着头脑风暴,一边继续说道,“还有教育理念的更新也迫在眉睫。如今,社会上过度追求成绩和技能培训的风气盛行,使得家长们不得不让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兴趣班,这不仅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让孩子失去了许多快乐成长的时光。
我们需要倡导一种更加全面、多元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学校和社会应该提供更多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和实践机会,让孩子们在玩耍和探索中学习,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和考试成绩。”
请收藏:https://m.yuntingwenyuan.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程瑾瑜点头,这是从根源上去考虑教育问题。
他示意妻子继续。
温婉想了想,“还有一个是家庭教育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让很多父母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因此,社区和社会各界应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比如开设家长学校,为父母们提供育儿知识和教育方法的培训;组织亲子活动,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交流。”
说到这,温婉又顿住,“其实很多父母不见得是不重视孩子的教育,而是生活让他们身不由己,毕竟先解决面包问题是本能。”
“是的,解决面包问题是所有家庭的本能。”程瑾瑜认同道,“所以从宏观层面看,教育的发展还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到教育事业中来,比如设立教育基金、提供实习岗位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方向。
同时,也可以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减轻企业的负担,让企业更有能力为员工提供育儿支持,如弹性工作制度、育儿假期等,缓解员工的工作与家庭矛盾。”
温婉连忙点头,“对,教育问题的解决,才能很大程度上缓解家庭的生育顾虑,减轻他们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当每个家庭都能在教育上得到合理的支持和引导,感受到生育带来的希望和幸福时,全面二胎政策才能真正落地生根,为国家的人口结构优化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否则,哪怕出台全面二孩或是全面三孩的政策,人口问题依旧存在,不愿结婚,不愿生育的年轻人依旧如故。
事实上,当下不少年轻人,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并不浓烈。
全球化时代,华国的经济发展迅猛,拔尖的人才不断涌现,在国际舞台上展现着华国的风采。但在人口结构与生育问题上,却面临着诸多挑战。
而这背后,与年轻人所接受的教育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息息相关。
速食生活,激烈的生存竞争,活着是本能,哪来的闲情说家国大爱?
教育,也要改革。
几乎是同时,程瑾瑜和温婉都想到了这点。
“婉婉,明天是不是轮到你作为代表上去讲民族文化自信,你在议案里提到将文化自信融入教育,可同样的,民族文化自信,也能提高新时代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温婉微微颔首,立刻明白丈夫的意思:“阿瑜,我明白我明天要怎么讲了。”
“民族文化传承是同根的认同,也是共寻责任的归属。”
“只是……”温婉轻叹,“阿瑜,要改变大环境,太难了。”
这一人口问题,教育问题,哪怕年年说优化,年年说改革,可依旧难以解决,前世她离开,这些社会问题依旧存在。
程瑾瑜看了眼时间,将被子掀开,示意她睡进去,“很多事我们尽力而为,不能要求我们能凭一己之力去改变所有人,但我们可以试着去影响身边的人,小范围的人。终归,我们都不是万能的,不是吗?”
“是啊,我们都是普通人,凡事尽力而为,问心无愧就好。”温婉躺到他身旁应道,舒适的床铺让她绷紧的神经松懈了下来,她盖上被子,“晚安!”
“晚安!”
程瑾瑜看她几乎是秒睡,不禁笑了。
他们夫妻俩白天几乎都没有在一起,所以有什么想法,都是睡前交流。
请收藏:https://m.yuntingwenyuan.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他轻轻环住她的腰,将她揽进自己的怀抱。
前一世,为了保住金瑞霖的遗腹子不至于被他未婚妻金善语的父母打掉,再加上自己确实需要一个妻子的身份来应付上头,所以娶了金善语。
可婚姻于他而言不过是一纸文书,妻子也只是陌生人。
除了偶尔需要携带家眷出席的场合,他会带着名义上的妻子出席,其它时间基本都是陌路人。
事实上,金瑞霖的儿子成年后他就与金善语协议离婚了。
他甚至记不清她长什么样。
毕竟他们所见次数屈指可数。
给足了赡养费,而后不再有联系,也算是他对金瑞霖救命之恩的回报。
婚姻于他毫无意义。
如今重来一世,与温婉相识相恋,填补了潜意识的空缺,也让他对婚姻有了重新的定义。
程瑾瑜想起前世温婉离世时造成的社会影响力,那时他对温婉是充满敬意的。
为那样大爱的女子。
后来温婉的秘书在整理她的遗物时还发现了温婉整理了一大本关于他的剪影。
里面是他开会上报纸的照片,他上新闻的照片,他说过的话,落实的政策……
温婉在那些剪影上一一细注着时间,事件,以及自己的心得收获。
她的那些政治理念与自己不谋而合,透过那些字眼,程瑾瑜仿佛看到了一个一心为公的女子,也充满遗憾的女子。
因为温婉离开得突然,她的遗物得妥善保存。
只是温婉留下的这份剪影,让她的秘书觉得最能妥善保存这本影册的人应当是程瑾瑜。
因此温婉的秘书将这份剪影秘密转交给陈果桐,让陈果桐告诉他,温婉以他为偶像,一直在向他看齐时,他的心是惭愧的。
那时他第一次在内心深处升起一股莫名的情绪,自己似乎错过了某个珍贵的事物。
后来,温婉的追悼会他去了。
她的追悼会办得很盛大,看着她的遗像,程瑾瑜不由升起一股相见恨晚的情绪。
那时他想,如果他们早点相识就好了。兴许他们会成为很好的朋友,知无不谈。
这样遗憾的情绪伴随了他的后半生,那本剪影上的一字一句出现在他无数个沉寂的夜里……
后来在这一世相识她于年少,一切都像是刚刚好,她还是前世的那个她,又是崭新的她。
就像命中注定他会爱上她一样,至此他灵魂的另一半有了归属。
像夫妻那样恩爱,像伙伴那样默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交流,这样的美好,让他眷恋,也让他患得患失,害怕只是大梦一场。
程瑾瑜将温婉抱紧。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就算是梦一场,他也要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
……
经过一日的发酵,关于全面二胎的声音越来越多。
温婉知道,这个计划生育政策的确定还需要方方面面的考量。
接连几天,
请收藏:https://m.yuntingwenyuan.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在会场里的研讨不断,温婉也以小组代表上台发言,从宁县的发展经验、教育问题、民生问题及民族文化自信等多方面进行发表意见。
温婉分享的发展经验以及社会问题及提议的对应措施引起了各地代表的热议。
不可否认,宁县的脱贫经验是值得借鉴与学习的,而她提到的教育上的方针建议也很有前瞻性,还有就是从去年年底就一直被主抓的民族文化自信也在这里被详细讨论。
温婉正和其他代表分享着自己的观点,这时突然走来一个穿着黑色西装的高大男子,“温同志,景老领导请您过去一下。”
景老领导?
温婉所在的小组都安静了下来。
是……那位吗?
温婉虽然不知道景老领导找她有什么事,但还是立刻站起身。
等穿过长廊,走进一间待客厅,温婉这才发现里头不仅有景老领导,还有其他领导,包括何晨光也在内。
温婉一愣,正要跟着黑衣人走过去,身后的门再次被打开。
是程瑾瑜。
这段时间开会,夫妻俩都不曾在会场里见过面,没想到会议快结束,倒是在这里见面了。
程瑾瑜也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妻子。
黑衣人对他们道,“两位请随我来。”
温婉朝丈夫点点头,转身先跟上去。
夫妻俩一前一后出现在众人面前,气氛一下子就静了下来。
何晨光率先开口,“瑾瑜我就不特地介绍了,都是咱们看着长大的。旁边这位女同志我就是不介绍你们也认识。”
他说着站起身,“温婉,来见见各位叔叔伯伯。”
程瑾荣在笑着,“小婉,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温婉这才发现程瑾瑜那个在核心部门的兄长程瑾荣也在。
“大伯好!”
温婉有些不明所以,“景老领导、何书记好,大家好!”
程瑾瑜拍了拍温婉的肩膀,“别紧张,估计是想认识一下你。”
认识她?
至于在这时候?
景老领导坐在主位上,让身旁的人给温婉和程瑾瑜倒茶水。
“坐下吧谈吧,温婉!”景老领导笑道,“这两天听你讲了不少关于民生、教育、文化等多方面的良性建议,想听你再具体说说。”
温婉在一旁坐了下来,理了理自己的思绪后,把之前在会场里讲述的内容提炼出来,然后又分拣要点展开细说。
这一说就将近两个小时,期间不断有领导抛出问题让温婉回答。
最后待客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温婉一开始面对那么多大佬,哪怕自己心理承压能力不错,也有些紧张。
但随着步入正题,温婉也忘了紧张。
见领导们对她的建议表示认可,温婉也松了口气,只是……
温婉最后提醒道,“各位领导,我讲的这些终究是纸上谈兵,是否正确,还得通过实践才确定。”
何晨光笑,“你以为我们找瑾瑜过来也只是听你说话吗?”
难道不是?
毕竟从他们夫妻俩进来后,就一直是她在说话,程瑾瑜根本就没说,就像旁观者一样。
请收藏:https://m.yuntingwenyuan.cc <p class="noshow">(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p>看出温婉的想法,何晨光笑着道,“我们让瑾瑜过来,确实也是想让他听听你的想法。同时,我们也有任务要交给你们。”
任务?
景老领导让人把程瑾瑜的就任书递给他。
“瑾瑜,何老说你们的工作交接得差不多了,接下来河洛的担子要交给你了。”
“这几天我们听了不少意见与建议,温婉的内容可圈可点,也值得我们期待。温婉有在宁县脱贫的工作经验,如今何老也将她调去给你做助力,虽说你们分属不同部门,但作为当家人不比以往的辅助,要更谨慎小心。”
“再来,我们让你过来听温婉讲话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你们回河洛后,结合河洛的实际发展情况去给我们做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出来。”
“就像温婉刚刚所说,小部分人先开始,再慢慢影响大部分人,教育、医疗、养老、经济等等问题都是老百姓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希望你们俩能举河洛之力,摸索出一条让大家学习的道路出来。”
温婉愣住,老领导的意思是……
景老领导朝温婉笑了笑,“温婉,这些年我都看着你,你是好样的。希望华国能有更多如你一般的接班人来发展华国。放手去干,我们期待河洛在你们的治领下可以焕发出崭新的生机。”
这样厚重的期许。
温婉和程瑾瑜几乎是同时站起身,“请领导们放心,我们一定不会辜负组织对我们的信任和期望的。”
夫妻俩异口同声,旋即相视而笑,有老领导们的支持,也给了他们大刀阔斧改革的勇气。
他们也期待,在他们齐心协力共建下的河洛,会是一个和谐美好的幸福家园。
……
两会结束,温婉约了程筱语一家到程宅吃饭。
因为程筱语的人事关系已经调回外交部,最近这段时间李茹欣走路都如沐春风。